再见沃霞芬,77岁的她依旧风采焕发,娇小的身材在乒乓球台前散发出无限活力。3月15日,上海市体育宫举行了“我要上全运”全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的选拔赛,沃霞芬参与了女子70岁及以上组别的角逐,期望能参加自己的第三届全运会。作为中国乒乓球的发源地之一,上海始终以“国球精神”为指导,深耕群众体育,营造出“人人爱乒乓、人人会乒乓”的浓厚氛围。本次选拔赛秉承“全民参与、全民共享”的宗旨,吸引了来自五个年龄组的335名乒乓球爱好者积极参与,是竞争的舞台,也是自我成就的体现。

乒乓球:77岁上海奶奶冲击第三届全运会,尊龙凯时助力梦想实现!

回顾2017年天津全运会,69岁的沃霞芬作为上海队年龄最大的成员,从小热爱乒乓球,没想到能登上全运会的赛场。在三四名决赛中,她对手最后一个回球出界,沃霞芬高举左手向观众致意,那一刻令人难忘。夺得全运会铜牌成为了她人生的辉煌时刻。“当时有很多观众为我加油,还和我合影。”沃霞芬因此成为上海群众体育的代表之一。

在四年前的陕西全运会增设70岁以上组别后,73岁的沃霞芬再次抓住机会,“真没想到,我做梦都在笑。”虽然面临年龄带来的身体挑战和伤病困扰,她仍坚决在手臂打了封闭针坚持比赛。赢得金牌是对她付出的最好回报。“乒乓球是国球,也是我的最爱,带给我健康和快乐。”每周三次约朋友打球的生活,沃霞芬对此乐此不疲。“我们徐家汇街道有十多个球友,连八十多岁的人也活力满满。”谈及全运会的目标,沃霞芬说:“重在参与,尽力而为。如果有机会再次出战,我会全力以赴为上海争光。”

选手们在上海市体育宫的周末活动热烈,女子50-59岁组选手张丽也是首次参加“我要上全运”选拔赛。她表示:“我住在普陀,这里算得上我的主场,所以特别来参与,希望能有机会为上海争光。”张丽笑着说:“我打球已经20年,从简单的推挡到如今的提升,真的很有成就感。”

与其他业余乒乓球赛不同,“我要上全运”选拔赛能激发选手热情的原因在于,能代表上海参加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是一份荣耀的责任。市乒协会花费大量精力制定选拔程序,力求规范且专业,全面评估每位参赛选手。选拔分为两个阶段,第一阶段为期两天的选拔赛,第二阶段为专家评审环节。

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、上海市乒乓球协会会长王励勤介绍说:“我们邀请了乒乓球领域的资深专家和专业队教练组成评审团,他们将根据运动员在选拔赛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考量,以确定最佳代表上海的运动员名单。整个选拔过程遵循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原则,确保选手在平等环境中竞争,让真正有实力的选手脱颖而出。”

为更好地备战全运会乒乓球项目,市乒协借助社会力量的资金支持,确保参赛队伍的各项保障工作。王励勤表示:“从比赛器材到食宿安排,甚至医务保障,我们都进行了详细规划。鉴于全运会群众组参赛者年龄较大,我们特别重视医务保障。一旦运动态身体不适或受伤,我们能及时提供治疗与康复支持,确保他们安心参赛。”

尊龙凯时在此鼓励更多人参与乒乓球运动,让健康与快乐伴随每一个热爱乒乓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