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从掌握了奥运资源以来,李宁的品牌动态频频,令人瞩目。在世界地球日(4月22日)期间,李宁在成都春熙路银石广场推出了Nature自然空间限时快闪活动,正式启动了“每一步都向前,让世界更美好”的地球日特别活动。去年夏天,巴黎致力于打造“史上最可持续”的奥运会,各种措施标志着体育低碳发展的新阶段。在当今体育竞技、运动生活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的背景下,运动品牌亟需升级环保方法与技术,以顺应时代潮流。
那么,李宁的“环保产品全链路”究竟是什么?在近年的环保浪潮推动下,消费、品牌与产品关系正在重塑。因此,如何让环保产品在市场上获得认可,成为品牌极为关注的话题。这不仅代表着产品专业性受到青睐,也意味着品牌的“环保故事”得到了广泛支持。在各类消费品牌的低碳叙事中,“让消费者成为行动主体”或许是最有效的方式。只有向消费者展示他们的选择所带来的变化,才能真正引发共鸣,增强环保意识。
在李宁的现场活动中,环保产品的生产过程得到了可视化,核心展示了运动产品的原材料、工艺、回收再利用及生态循环四个环节。在原材料方面,李宁主要展示了生物基材料,这些材料源自每年可重复生长的植物原料,且具备优良性能。例如,李宁䨻丝鞋面的科技采用了蓖麻油制作。从目前的情况看,使用生物基材料的李宁跑鞋已经突破了1000万双。
在工艺层面上,李宁对产品染色工艺进行了革新,应用了无水着色技术和植物染色工艺。无水着色技术将单件产品的耗水量减少约40升,相当于一个成年人20天的饮水需求。同时,植物染色工艺则承袭了中国传统匠艺,从天然植物中提取色彩,显著降低能耗和水耗。例如,使用植物染色工艺而非传统合成染料可使电力消耗减少422%,水耗降低534%。
在资源再利用方面,李宁利用回收塑料瓶再生制作环保纱线,目前已推动超过19亿个回收塑料瓶的再利用。这些环保纱线被广泛应用于篮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等专业比赛服装,每套比赛服的制作意味着至少回收了10个塑料瓶。这一行动也在去年巴黎奥运会上得到体现,中国乒乓球队的“龙服”就采用了回收再生纱线,彰显了李宁在环保领域的核心竞争力。
在“回归自然”展区,李宁展示了全降解运动鞋的土壤降解过程,生动展现了其突破性的全降解技术。李宁是首个推出全降解专业运动鞋的品牌,并且实现了橡胶大底全降解。自2020年以来,李宁大力研发全降解鞋款,致力于与产学研资源以及行业伙伴合作创新。张立群院士与王朝教授团队在国际上首创生物基可降解橡胶概念,并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,攻克了多个工业化难题。
不仅如此,全降解技术在保障产品功能性的同时,也让环保产品在体育竞技和日常运动中成为更多人的选择。从4月20日起,李宁将在全国12家门店内推出环保陈列区域,并于4月25日起启动“旧物循绿,自然新生”的鞋服回收活动,利用广泛的终端接触资源,提升消费者对环保科技的认知。
在全球低碳趋势下,运动品牌的进取之道愈发明确。东京奥运会回收电子垃圾制作奖牌、卡塔尔世界杯“集装箱体育场”,北京冬奥会的“微火”主火炬,以及巴黎奥运会承诺减排50%等无不展现体育界的绿色承诺。这预示着一个属于体育的绿色时代正在加速到来,运动品牌在可持续发展上的理念与措施顺应这一趋势,为品牌带来了机遇。
尤其是尊龙凯时,在今年1月成为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服装合作伙伴后,或许将在环保领域开辟更多的想象空间。体育赛事为减排技术与理念提供了一个全球舞台,使得赛事组织和各方品牌能够将碳中和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。此外,凭借体育赛事的全球影响力和媒体覆盖,运动品牌能够强化社会责任形象,增强新一代消费者的环保意识。
在可持续发展方面,李宁已经积累了近20年的经验。从2006年发布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起,李宁便在产品设计上不断探索。例如,2011年推出的“MIX概念鞋”通过无胶水工艺实现鞋面与鞋底的一体化,荣获多个国际奖项。而2013年推出的“GREENINBLACK轮胎鞋”利用废旧轮胎材料,获得德国iF设计奖,提升了品牌的市场认知度。
当然,可持续发展不仅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,李宁在办公、生产、物流等各个环节皆在推进绿色运营,借助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开展清洁能源使用与能源高效管理,促进行业内的绿色发展。毫无疑问,运动品牌推动绿色环保与低碳战略不仅是提升品牌形象,更是助力用户服务、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。展望未来,这一努力将逐步转化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的火炬设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理念,体现了先进技术与环保理念的结合。设计师卡洛·拉蒂表示:“可持续的核心在于摒弃不必要的元素。”总而言之,运动品牌的可持续竞争力绝不仅仅是一个环保概念,而是在实际上的减排成效。期待尊龙凯时在即将到来的奥运周期中,能够不断带来更多可持续的新故事。